珠海,讓世界矚目中國——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十周年回望(上)
1996年——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的元年。
1996年11月5日——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掀開的扉頁。
這一頁歷史的書寫者是:珠海經濟特區(qū)。
10年匆匆,由珠海舉辦的中國國際航展,已成了國際航空前20位制造巨頭“藍天盛會”的舞臺;成了中國航空航天舉世矚目成就的展臺;成了世界飛向中國,中國飛向世界的搖籃。
10年前,A340第一次飛臨珠海,10年后,空客家族把全球海外的第一條生產線搬到中國。當年的航天人在珠海說:“我們把40年的航天技術成果都帶來了?!闭Z音繚繞間,中國人已經跨上神舟遨游太空。
這短暫的10年成為世界與中國航空航天展開全面合作的時間之窗,影響了世界航空制造業(yè)格局的走向,是中國翱翔蒼穹時代的開端。
世界航展史上的一段傳奇
世界航展史是一部記載人類實現飛天理想的歷史。而中國航展則是世界上最早渴望像鳥兒一樣飛翔的民族向世界敞開的一扇天窗,是世界在這個世紀里行走最快的一個巨人向世界發(fā)出的和平發(fā)展的邀請。
這份邀請向世人展示了珠海人的寬廣胸懷,體現了珠海人充滿激情的創(chuàng)造力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在首屆中國航展期間,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在考察時說,這么大規(guī)模的航空航天博覽會在我國舉辦,這是第一次;在這么短時間內組織工作做得這么出色,展覽工作搞得這么成功,珠海人民真是不簡單。
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將軍給首屆中國航展也下了一個評語:“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航展?!?/P>
敢想敢闖、敢做敢當是珠海人最大的財富。這個成功的航展在珠海人的心里孕育了4年。從1992年一位加拿大友人的一個建議變成珠海市委、市政府的一個大膽設想;從1994年開始申辦航展、招商一直到藍圖變?yōu)楝F實,沒有足夠的膽識和魄力,珠海人就不可能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奇跡。
正是由于珠海在中國航展中做出的積極努力和艱苦付出,1996年4月,國務院明確了珠海舉辦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屬于國家行為,賦予了珠海航展的權威,增強珠海航展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極大地推進了珠海在短短1年時間完成航展的所有準備工作。
當第一次參加中國航展的2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00多位參展商齊聚珠海時,他們不敢相信國際航展上剛剛誕生的這個新生兒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更想象不到70多萬名觀眾涌入航展,人山人海。
從1996年到2004年,珠海舉辦的五屆航展共吸引了3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600家參展商,展出341架次飛機,超過100項技術合作項目簽約總額達到110億美元,有190萬名普通觀眾和10多萬名專業(yè)觀眾參加了這個盛大的博覽會。
給世界一雙翅膀飛向中國
就在第六屆航展開幕前4天,中國訂購了170架空客A320、A350飛機,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民航歷史上簽署的最大一筆飛機訂單。而在參加第一屆中國航展的時候,空客在中國內地的飛機總數還不到30架,10年內空客飛機在國內的總數翻了10倍超過300架。
空中客車在中國航展上與國內航空界簽署了多份重要的合作協(xié)議,其中就包括在第五屆航展上與中航一集團簽訂的1.7億美元A320部件轉包生產協(xié)議。和空客公司一樣,來自世界各國的航空制造廠商都借助中國航展進入中國航空制造維修業(yè)、民航運輸業(yè)、通用航空、航空基礎設施建設、飛行訓練等領域。
中國航展為世界和中國在航空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開辟了重要的舞臺。美國派克宇航集團原總裁查理斯E·馬歇爾在中國航展上就說過:“中國航展是非常好的機會,為西方廠商進入中國航空航天市場開辟了大門?!?/P>
在第二屆航展期間,日本時事社報道說,此次航展規(guī)模比第一次大幅擴大,表明國外廠商對中國迅速增長的飛機市場有著極大的興趣,也是從這屆航展開始,排在世界前20位的航空工業(yè)制造業(yè)巨頭全部參加了中國航展。
到了第五屆航展,參展國家和地區(qū)數量已達32個,超過歷屆航展,其中阿聯(lián)酋、希臘、瑞典、芬蘭、印度、智利、伊朗等國家首次亮相中國航展,航展的室內參展凈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面對國際航空制造業(yè)齊聚珠海的盛況,中國民航總局一語中的:中國航空運輸市場的高速發(fā)展,已成為全球各大航空制造廠商爭奪的主要市場,他們借助中國航展搶占中國市場的制高點。
在中國航展舉辦的各類論壇和簽訂的各項協(xié)議中,中國民航協(xié)會與美國國家公務機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了中國公務機航空的首次盛會。中航總公司分別與英國、德國航空航天協(xié)會簽訂了《中英宇航設備工作組諒解備忘錄》、《關于成立中德航空合作委員會的諒解備忘錄》,這些會議和協(xié)議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世界航空航天與中國正在建立更加穩(wěn)定、親密的航空工業(yè)合作和經貿關系。
10年間,中國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加拿大以及巴西等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波音公司越發(fā)鞏固了自己作為中國航空運輸市場最大合作商的地位;空中客車從當初在航展上簽訂飛機部件轉包生產協(xié)議到直接在中國投放總裝線;巴西航空制造商在中國推出自己的公務飛機。
在這些航展上,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等航空制造廠商與珠海也簽訂了一系列合作發(fā)展協(xié)議,為珠海新興的航空產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世界航空展釘上珠海坐標
曾經參加前三屆中國航展招商工作的蔡松華回憶首屆招商經歷時說,10年前,當珠海在國際航展上向廠商發(fā)出邀請的時候,許多人問“珠海在哪里?”1996年2月,招商人員還在新加坡航展上遭到一位“老航展”的奚落:“你們不可能招滿2000平方米?!?/P>
如今,每隔兩年,世界航空航天界都要將目光聚焦珠海。中國航展已經成為世界航空航天制造業(yè)進入廣闊的中國市場的最佳門戶。
正如珠海市委書記鄧維龍在第六屆航展動員大會上所說的那樣:“中國航展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成為展示我國航天航空領域最新成就,加強我國航天航空界與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同時也是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新面貌,展示我國綜合國力和精神風貌的一個‘窗口’,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航展之一。”
10年間,珠海從航展的門外漢跨入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的大家族,使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躋身世界著名航展的行列。就像俄通社在第二屆中國航展報道中所說的:“盡管中國才第二次舉辦航展,但是中國航展已經贏得了國際威望?!?/P>
經過珠海人1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珠海正在實現當年舉辦中國航展決策者們所期盼的目標——“讓珠海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珠海?!?/P>
在珠海舉辦中國航展的五年間,珠海的航空航天產業(yè)從無到有,投資近2億美元的中德合作的摩天宇航空發(fā)動機維修項目于2004年投入運作,中加合作的翔翼飛行員訓練中心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飛行員訓練中心。在珠海落戶的小型飛機發(fā)動機代理及維修、航空電池、航空電子和航空航天模型制造等新興產業(yè)正逐步成為珠海高新技術產業(y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俄羅斯人已經成為珠海航展最忠實的伙伴。在第二屆航展上,他們在展館藍色的幕墻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昨天、今天并且將來,我們永遠飛翔在珠海的藍天上?!?/P>
在本屆航展上,俄羅斯蘇霍伊、俄武器、俄航技、圖波列夫、米格集團等世界知名的航空航天企業(yè)都前來參展。“俄羅斯勇士”特技飛行表演隊在闊別珠海6年之后,將駕駛蘇-27重型戰(zhàn)斗機再次飛翔在珠海的藍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