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與火炮
1955年,莫洛佐夫仍在為他不是T-34的唯一創(chuàng)造者而耿耿于懷。他設計的T-54雖好,但并不像T-34那樣是世界級的。因此,他打算設計一種比其它坦克性能都優(yōu)越的坦克。
莫洛佐夫是蘇聯(lián)著名坦克設計師,少將工程師,技術科學博士,兩次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31~1938年為哈爾科夫廠設計局傳動組組長。1940年代替因病去世的科什金任總設計師。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他作為總設計師領導了T-34坦克的改進工作。戰(zhàn)后在他的領導下,研制出了T-54坦克、T-55坦克、T-62等坦克。他還是蘇聯(lián)第五屆最高蘇維埃代表、蘇聯(lián)國家獎金(3次)和列寧獎金獲得者,獲各種勛章數(shù)十枚。
在莫洛佐夫的主持下,新坦克開始選用的火炮是超速100毫米炮,后來改用當時正在試驗的115毫米炮。下塔吉爾工廠把這兩種火炮分別安裝在(165工程和166工程)樣車上。后者是在T-55基礎上發(fā)展的,1962年投產時稱為T-62坦克。
T-64坦克于1958年開始研制,先后生產出幾輛樣車進行全面試驗。試驗表明,性能超過才剛剛裝備部隊的T-54和T-55坦克。1967年,T-64坦克定型并少量裝備第41近衛(wèi)坦克師進行使用試驗。最初生產的T-64坦克沿用了T-62坦克的115毫米炮。T-64坦克雖然是一種世界級的坦克,但問題太多。5TD發(fā)動機極不可靠,在低溫條件下起動困難,車內空間狹窄,D-68式火炮也不可靠。高級軍官包括坦克兵主帥波盧博亞羅夫在內,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1967年12月,莫洛佐夫退休,由紹林接替擔任總設計師。
1969年出現(xiàn)了一種經過廣泛改進的車型,即434工程。該車采用了改進型5TDF發(fā)動機,最大的變化是安裝了可發(fā)射可燃藥筒分裝彈藥的D-81式125毫米火炮,改進型稱為T-64A。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后,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決心徹底改變世界面貌和美國的核優(yōu)勢地位。他命令軍工集團集中搞導彈和發(fā)射導彈的武器。赫魯曉夫要求3個坦克設計局仔細研究發(fā)射導彈的坦克。1960年,赫魯曉夫看到了初步成果??柌煞蜇撠煹摹?50工程”是一種發(fā)射導彈的坦克。兩年后,赫魯曉夫又看到:莫洛佐夫的430工程,可改為發(fā)射導彈的坦克;卡爾采夫的167工程,炮塔后部支架上有導彈發(fā)射器;科京的282工程有升降式導彈發(fā)射器。赫魯曉夫對這三種車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柌煞驌砹?,他說軍隊仍然需要坦克。莫洛佐夫回去后繼續(xù)搞430工程的兩種反坦克導彈車型;卡爾采夫在150工程上進一步完善;但科京的重型坦克被槍斃了,并不準繼續(xù)生產任何重型坦克。1964年赫魯曉夫下臺后,反對發(fā)展坦克的觀點被否定,但是,發(fā)展能發(fā)射導彈和炮彈的兩用炮的思路被保留下來了。
T-64的第二次重大改進是采用了125毫米兩用炮,火炮既可發(fā)射常規(guī)炮彈,又可發(fā)射導彈。經過第二次改進的車型稱為T-64B坦克。T-64的第三次重大改進是采用6TD發(fā)動機,功率提高到735千瓦。改進的車型稱為T-64BM坦克。T-64的第四次重大改進是在車體和炮塔上安裝“接觸”爆炸反應裝甲,改進的車型稱為T-64BV坦克。
T-64系列坦克共生產了14495輛,其中絕大部分是T-64B坦克,全部裝備蘇軍。至1994年初俄軍裝備有11495輛,烏克蘭軍隊裝備2013輛,全部為T-64B坦克。T-64坦克是第一個投入戰(zhàn)爭中使用的第三代坦克,它于1979年12月參加了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zhàn)爭。
莫洛佐夫領導研制的T-64坦克,可以說是戰(zhàn)后世界上最早在軍隊服役的第三代坦克,俄羅斯稱其為第四代坦克的鼻祖。T-64坦克誕生在當時的轟動效應可與傳奇的“T-34坦克”的誕生相媲美。
“烏拉爾”坦克
1967年,美國陷入越南戰(zhàn)爭的泥潭之中;中東處在“六日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中。這些局部戰(zhàn)爭無處不體現(xiàn)美蘇兩霸對抗的身影。當時蘇軍只有少量的新型坦克來對付北約的坦克。因此,裝甲兵總局派了1個小組,帶著1輛T-64A坦克樣車,來到烏拉爾坦克廠,并向卡爾采夫交代了一項任務:研制一種價格更低廉、結構更簡單、性能更可靠的T-64A坦克。
卡爾采夫接受了這項任務,但他并不喜歡T-64的任何重大新設計。只借用T-64A的優(yōu)點,以及沒有定型投產的167工程和T-62改進型的長處,仍稱T-64A改進型。該車于1968年定型,其項目代號為172工程。
當裝甲坦克總局發(fā)覺卡爾采夫的作為時,感到非常惱怒,嚴厲地申斥他不服從命令。但他的設計卻是有希望的,因為它采用了可靠的技術,的確比T-64造價低、操作簡單??柌煞蜻@時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經過據理力爭,獲準繼續(xù)他的設計。1969年8月,卡爾采夫退休,他的助手和172工程的設計組長韋涅季克托夫接任總設計師。試驗共進行了5年,172工程出色地通過了幾乎所有的試驗項目。1973定型為T-72“烏拉爾”坦克,并列入裝備。
T-72坦克是世界上非常有影響,但又評價不一的坦克,它的改進型眾多,到1999年俄羅斯等28個國家共裝備近20000輛。
燃氣輪機組
1974年,面對美國、德國第三代坦克“艾布拉姆斯”和“豹”2正在進行初樣車試驗,蘇聯(lián)還沒有一種相應的坦克與之抗衡。T-64被認為過于標新立異,而T-72卻太普通。因此,蘇軍裝甲兵總局轉向基洛夫工廠,并要求他們研制一種比T-72更先進的坦克。
1968年,波波夫于接替退休的科京任總設計師。他認為坦克安裝燃氣輪機是發(fā)展方向?;宸蚬S早在約 12年前就進行過燃氣輪機的試驗。下塔吉爾工廠曾試制過安裝燃氣輪機的車型(167T工程),但試驗結論認為,即使使用比較經濟的直升機燃氣輪機,其重量輕、功率大的優(yōu)點也不足以抵消其低溫起動性能差和油耗高等缺點。
但是,波波夫及其設計局認為,他們能夠比哈爾科夫和下塔吉爾做得更好。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坦克,采用了T-72車體配置和懸掛系統(tǒng)。車上安裝燃氣輪機,并采用經過改進的T-64A的炮塔,雙向穩(wěn)定的125毫米滑膛炮和自動裝彈機。1976年定型為T-80主戰(zhàn)坦克,并進入蘇軍戰(zhàn)斗序列。
T-80主戰(zhàn)坦克進行了多次重大改進,主要有1978年裝備部隊的T-80B坦克、T-80BK坦克指揮車、1985年裝備部隊的T-80BV坦克、T-80U坦克和T-80UM坦克、1987年裝備部隊的T-80UD坦克、T-80UM1坦克等。T-80坦克共生產7500余輛,俄軍共裝備了5000輛。鑒于波波夫對T-80系列坦克研制成功的特殊貢獻,1993年6月俄羅斯總統(tǒng)簽署命令,授予他俄聯(lián)邦科學技術領域的國家獎金。
T-80坦克是世界上優(yōu)秀的主戰(zhàn)坦克之一,但對其性能的評價卻褒貶不一。T-80坦克首戰(zhàn)車臣,在格羅茲尼郊外打得得心應手,摧毀3000米內目標可以說是十拿九穩(wěn)。但俄國防部長格拉喬夫將俄軍在車臣作戰(zhàn)中的多次失利,歸結為T-80坦克的性能不佳。裝甲兵總局前局長馬耶夫上將卻說:在格羅茲尼損失裝甲戰(zhàn)斗車輛的原因還有待于全面考察。損失的車輛是在車站廣場上被火箭筒從10~15米距離上摧毀的。為了不傷害群眾和破壞建筑物,要求入城部隊盡量少地使用坦克的強大火力。但他同時也說:車臣事件“向國防工業(yè)的領導、專家和設計機構提出了新任務,研究提高坦克生存力和防護力的措施”。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專題:國外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