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建立聯(lián)合預警體系 預警能力大幅躍升
來源:www.china.com作者:新華網發(fā)布時間:2006年07月10日 瀏覽次數:
次 【字體:小 大】
信息化條件下雷達探測對抗訓練在雪域高原展開
本報拉薩7月8日電 記者譚潔報道:探測手段更新?lián)Q代,情報傳輸高效快捷,人員素質明顯提升……連日來,記者經過艱苦跋涉,走遍了駐守在青藏高原雪線以上海拔5000米左右的空軍雷達陣地,深切感受到我高山雷達部隊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偉大實踐中,正發(fā)生著歷史性變化。
據空軍有關部門介紹,隨著因高山雷達站建設與內地落差較大而形成的“高山信息盆地現象”的解決,空軍已初步構建起遠中近、高中低和有源無源相結合的新型現代化聯(lián)合空情預警體系,我空防預警能力躍上新臺階。
今天上午9時,頂著8級狂風,記者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某雷達陣地。進入新型雷達車內,恒溫、供氧的操作環(huán)境讓記者劇烈的心跳漸漸平緩下來?!靶滦屠走_不僅有和諧的人機環(huán)境,探測范圍、精度和抗干擾能力也有明顯提高?!币幻麑<艺f,目前與新裝備配套的雷達組網平臺已經搭建,高山雷達情報處理手段正從人工標圖、口報向自動化傳輸邁進。
室外雪花紛飛,室內激戰(zhàn)正酣。7日夜晚,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達站,一場信息化條件下模擬對抗訓練正在緊張展開。高工胡大慶告訴記者,目前海拔5000米左右的雷達站基本實現模擬化訓練,訓練手段實現從依靠傳統(tǒng)紙板上測向測距和估高,向“理論教學課件化、戰(zhàn)斗操作模擬化、戰(zhàn)術訓練網絡化”轉變。記者看到,晝夜機動、連續(xù)探測、情報傳輸……整個模擬訓練過程和現實作戰(zhàn)訓練幾乎一樣。
“高山雷達兵的目光和新裝備的雷達一樣,不斷拓展著探測范圍,綜合素質與內地實現零時差。”在海拔5000多米的某雷達站,碩士副站長周峻威說,通過遠程教育、專家講座等方式培訓,高山雷達站官兵不再是大家想象的“傻可愛”,他們及時跟蹤了解最新軍事知識,探索出一批新型雷達的訓法戰(zhàn)法,填補了高山高寒地區(qū)雷達研究的多項空白。目前,雪線以上高山雷達站90%以上指揮員為全日制本科生,各站均有一批專家和業(yè)務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