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總局副局長高宏峰在近期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十一五”期間,中國民航將每年新增100多架飛機,預計2010年中國航空運量將比2005年規(guī)模翻一番。根據統計數據,2005年內地旅客運輸量達1.38億人次,貨運量達303.5萬噸,整體運輸周轉量為259.2億噸公里。2001-2005年,7家國營航空公司合共盈利100億元,2005年航空業(yè)收入達1700億元。
高宏峰同時表示,民航總局將逐步放開對機場起降費用和機票價格的管制。未來民航總局仍會管制機場核心業(yè)務的收費,但會逐漸取消對非核心業(yè)務收費的管制。國內和國際航線的起降費用統一將在未來數年內逐步實現。至于機票價格方面,高宏峰表示未來民航票價可望進一步下降,旅客將獲得更大優(yōu)惠。言論符合筆者對航空票價下降的預期。至于外資投資內地航空業(yè)方面,外資最多持股比例上限仍為49%,當中一家外資公司投資比例不能超過25%。
同時,據香港報章報導,“十一五”期間,民航總局正研究采取漸進開放的形式向香港開放某些內地城市的第五航權,以確保香港國際貨運航空的領導地位。報導指出,國泰航空(0293)將為首家獲得第五航權的航空公司,并采取“貨運為先、客運為次”的開放原則。至于中美航權方面,報導指中美航權談判將延至全國“兩會”結束后舉行。中國將可望在2008年向美國全面開放貨運航權,2010年全面開放客運航權。
維持行業(yè)短期供求失衡預期
據悉,2005年內地簽訂購買飛機總數達到442架,相當于2005年底飛機總數51%,而機隊付運的高峰集中在2008年前后,這反映目前已簽訂的訂單逐步升至接近民航總局目標上限水平,因此,未來再購買飛機將加劇供求失衡的狀況。
雖然民航總局預計2006-2010年平均每年航空運輸增長率達15%,期內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更可刺激短期客運需求,但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平均運力增長比需求增長快,可達20%,短期供求失衡在所難免。
在目前內地開放天空、引入外資持股航空公司加入市場、逐步開放機票價格的情況下,我們估計航空公司收益率將持續(xù)下跌。除油價高企以外,內資航空公司飛機起降費提升將增加公司成本壓力,我們對航空股中長期觀點未改變。故此,我們暫維持航空行業(yè)中期“跑輸大市”評級。但在目前油價回落、人民幣升值憧憬、加上市場憧憬內地航空公司經營內地經香港往外地第五航權航線的情況下,短期股價或有反彈可能。
受惠個股逐個數
我們認為,國泰航空(0293)及中航興業(yè)(1110)屬下的港龍航空將成為民航總局向香港開放內地城市第五航權的主要受惠者,主因兩家公司均擁有連接香港及其它國際主要城市的完善航線覆蓋。
我們維持中航興業(yè)“收集”投資評級,第五航權落實或加快其屬下港龍航空股權結構重整。12個月目標價維持1.75港元,相當于2006年市盈率12倍。目前,國泰航空2006年預測市盈率12.1倍,預計股價波幅介于13.50-15.00港元。
在三大航空集團中,我們認為中國國航(0753)也能受惠于開放第五航權。目前國航已引入國泰為策略股東,同時建立部分航線聯營。在目前國泰航空在內地航線覆蓋不足的情況下,其需要利用中國國航內地航線覆蓋以爭取更多容貨源,故我們相信第五航權落實可望加快雙方的合作步伐。
雖然中國國航擬發(fā)行A股或構成短期每股盈利攤薄,但集資有助降低公司負債比率,同時為公司籌集資金以鞏固國際航線業(yè)務及擴展內地市場。該公司為三大航空集團的首選,投資評級由“中性”上調至“收集”,6個月目標價上調至2.90港元。
在民航總局逐步放開對機場起降費用、加上航空需求持續(xù)增長的情況下,我們繼續(xù)看好航空相關基建股,該行業(yè)的投資評級為“跑贏大市”。北京首都機場(0694)為我們在此行業(yè)首選,主因公司受惠于內航起降費提升、以及未來行業(yè)飛機數目大增。首都機場12個月及長期目標價分別維持4.20及4.70港元,投資評級暫維持“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