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如山
2002年底,李益敏成為某國防工程安裝團團長。這個團的兵力分散部署在10多個省市、近百個施工點位上,部隊多點位施工、高頻率移防、滿負荷作業(yè),更艱巨的是部隊還擔負著“戰(zhàn)時應急機動工程搶修”的重任。
團黨委會上,李益敏大膽提議:按應急標準育人才、按打仗要求建部隊,組建戰(zhàn)時應急機動搶修保障分隊。李益敏說:“我不想冒風險,也怕有閃失,但作為黨培養(yǎng)的干部,決不能因怕這怕那而犧牲部隊的戰(zhàn)斗力。”很快,“戰(zhàn)時工程保障搶修方(預)案”、“戰(zhàn)時工程保障指揮所的開設”等11套作戰(zhàn)訓練方案應運而生。
“戰(zhàn)時應急搶修人員離敵火力最近,都在敵人打擊的目標圈,必須有過硬的綜合軍事素質?!庇谑?,練體能、練戰(zhàn)術、練謀略、練實戰(zhàn)……李益敏不斷打造戰(zhàn)場搶修精兵,使部隊遂行戰(zhàn)時保障搶修能力大幅提高。
在李益敏的帶領下,團隊在完成急難險重的施工任務中,全天候實現(xiàn)了“拉得出、判得準、搶得下、修得好”的戰(zhàn)場應急機動搶修目標,部隊跨入第二炮兵基層建設先進旅團行列。
質量第一
“工程結束不等于責任結束,不經戰(zhàn)爭檢驗就永遠不算‘交差’?!边@是李益敏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對責任的詮釋。
2004年,某陣地工程在二炮綜合驗收中,優(yōu)良率達到了97.3%,創(chuàng)造了二炮陣地工程安裝史上的新紀錄。然而,不滿足的李益敏卻帶著技術員又一次鉆進了坑道,對導致2.7%不優(yōu)良的質量問題展開了地毯式排查。
通風專業(yè)技術尖子李友斌是李益敏的“愛將”。一次,他為趕施工進度,在安裝風管時鉚釘不規(guī)范、風管對接不緊,被李益敏檢查發(fā)現(xiàn)。李益敏立即召集各崗位負責人,對李友斌進行批評糾正,并責令他返工,還扣除了他當月的施工獎金。
李益敏視質量為生命。2005年底,他在施工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陣地推拉門與墻壁之間有幾厘米的縫不能合攏,雖然這符合設計標準要求,但李益敏不滿足,他到生產廠家和市場考察后,提出采用不銹鋼材料包邊。有人反對說:“用不銹鋼包邊,技術難度大,還要多花數(shù)萬元的材料費。這種事,傻瓜才會干!”李益敏響亮地回答:“只要能保證工程質量,當‘傻瓜’也值?!?/p>
3年來,全團官兵在李益敏的率領下,有兩項重點工程分別創(chuàng)下二炮陣地建設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新紀錄,一項工程在全軍百項工程質量大檢查中被評為二炮戰(zhàn)區(qū)第一名。
鐵漢柔情
李益敏號稱“鐵團長”,工作上“不近人情”,但官兵們畏他卻也敬他。
“天大地大,官兵的事最大?!边@是李益敏的口頭禪。前些年,施工官兵都住在簡易房內,夏天蚊叮蟲咬,冬天寒氣襲人。李益敏上任的第一天就和政委張志杰達成共識:以兵為本,建知識型、花園型營區(qū)。
——3年間,團里先后走出了11名碩士研究生,為上級機關、研究院所輸送人才39名,90%戰(zhàn)士達到一專多能。
——營區(qū)有了噴泉、彩燈、花草、談心廳、文化長廊、康樂保健中心,安上能接收30多個臺的電視接收天線、太陽能熱水浴……
——李益敏組織技術人員為一線施工官兵研制出鋼木結構的住人就餐活動房、淋浴方艙、炊事方艙等生活設施。
而李益敏卻對家人常懷愧意:母親患腎病常年臥病在床,他沒有時間在床前盡孝;妻子待產,他在千里之外的山溝里施工,連電話都打不上一個;新春佳節(jié),是全家人共享天倫的時候,而他都是在工地上和官兵們一起過的……
近年來,李益敏所在團隊移交的8項大型國防工程合格率為100%,全部被評為優(yōu)質工程;他本人先后5次榮立三等功、一次榮立二等功,多次被評為國防施工先進個人、優(yōu)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