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日,中國和蘇聯(lián)建交。蘇是第一個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圖為當年10月16日蘇首任駐華大使羅申(前排右六)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后合影。
1965年, 讀者或許會啞然失笑。然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任何不經意的手勢、隨口說出的話,甚至盤中的菜肴,似乎都具有特殊含義。這種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流毒,嚴重影響了兩個大國之間的和平共處。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蘇聯(lián)分崩離析止,貫穿兩國關系的無非是下列問題:誰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領袖?誰是真正的修正主義者?誰會領導全人類步入共產主義社會? 由于兩國間的矛盾和斗爭,蘇共中央要求克格勃在中國布下一張無處不在的情報網(wǎng),加強間諜工作。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羅波夫更是放出話來,最先成功招募到中國間諜的人將獲得勛章。 60年代,中蘇關系交惡,刺探并揭露北京反對蘇聯(lián)、“破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陰謀”成為蘇聯(lián)對外情報部門的任務,因為“中國領導人在國際舞臺上一直敵視蘇聯(li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