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試驗,簡稱試飛,顧名思義,就是在真實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和產品試驗的過程。試驗對象當然就是各種各樣的飛行器,比如戰(zhàn)斗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以及專門用于飛行試驗的專用試驗研究機,等等,這些飛行器上的機載設備和武器裝備也是我們的試驗對象。
?
目前,全世界只有美、俄、法、英及我國等少數(shù)航空強國擁有專業(yè)的權威試飛機構,而航空工業(yè)試飛中心就是我國唯一的經國家授權的鑒定試飛機構。
?
那么,如此一項舉一國之力進行的試驗
究竟要試驗什么呢
?
天空之大,廣闊無垠。但飛機飛行可不是脫韁野馬,它有著嚴格的飛行限制。行話稱飛行包線。
?
越過這些包線限制,飛機就可能失去操縱,或者發(fā)動機停車,或者結構損壞,甚至空中解體,造成災難性的后果。飛行試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驗證和確定各類飛行包線,也就是給飛機飛行畫一道道紅線。
?
試飛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探索紅線邊界,就是要接近甚至突破這條曲線。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則是紅線邊界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
試飛過程看似與普通飛行無異,卻往往伴隨著極大的風險。
世界很大,我要走到線的外面,看看飛機的極限究竟在哪里。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往往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速度太小,飛機會因升力不足而無法操縱;加速度太大,飛機結構可能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壞。
而這每一次貼近極限甚至超越極限的探索,都在為未來戰(zhàn)場上飛行員的生存甚至戰(zhàn)斗的勝利積聚力量。飛行試驗是集科學性、工程性、風險性于一體的系統(tǒng)性工程。
?
自我國飛行試驗起步至今,先后有30多位試飛員及試飛工程師為探索航空新領域、驗證新技術,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一架飛機,是由上百個系統(tǒng)、上千個設備及數(shù)十萬個零部件組成的,而試飛,就是要把飛機預先設計的功能與性能“拉出來,沒病走兩步”。整個試飛過程往往需要上千小時,周期長達4-8年或更長。
從飛機還未完成整體設計或未生產出來之前,很多新技術其實已經在已有的飛機平臺上開始試飛了,這就是“它機領先試飛”。
?
隨后飛機制造出來,第一次與藍天親密接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首飛”,這其實呀,只是飛機的“入學考試”。入學后的半年至一年被稱為“調整試飛”,會對”飛機各個系統(tǒng)的功能和性能進行初步驗證,相當于“摸底考試”。
?
之后就進入“鑒定試飛”階段了,這段時間內,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會事無巨細地完成飛機每一項功能和性能的驗證考核,迎接試飛最終的“畢業(yè)考試”一一狀態(tài)鑒定。
?
完成鑒定后,飛機就會交付給部隊或用戶,進行新一階段使用或投入航線運營,踏上屬于它們的新征程。
?
試飛是各種航空新技術研究的重要手段,是人類飛得更高、更快、更遠的階梯。放眼百年航空史,憑借試飛取得的成果相當于其他所有手段取得的成果之和。
?
例如,高超聲速、前掠翼、變后掠翼、垂直起降等重大技術的突破,無一不是通過飛行試驗研究和試飛驗證取得的。
?
在第十二屆中國航展上大放異彩的“眼鏡蛇”、“赫伯斯特”、“落葉飄”等機動動作,其所涉及的推力矢量技術,也是通過試飛驗證獲得的。
?
總而言之,試飛伴隨著飛機的誕生而誕生,它貫穿于飛機設計、研制、生產、鑒定和使用的全過程,是確保每一架飛機翱翔藍天的支撐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