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擬登陸艇遭敵襲擊 陸海空立體大搜救[圖]
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海上作戰(zhàn),有效地開展救護與自我救護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保證。為此,南京軍區(qū)某部開展了針對性海上演練,達到預期目的。
演練分為棄船逃生、海上打撈救護、水際灘頭救護3個階段進行。上午9時整,隨著3發(fā)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我一艘登陸艇遭“敵”炮火襲擊受損,并開始“下沉”,遭“襲”登陸艇的部分人員和“傷員”落水,除“戰(zhàn)損”登陸艇上的人員利用各種器材展開自救外,演練總指揮一聲令下,海上打撈救護隊迅速出動,展開了陸??樟Ⅲw大搜救行動。
9時10分,艇指揮員下達命令:“棄艇!”“戰(zhàn)損”登陸艇上的人員將一個救生筏拋入海中,只聽“哧哧哧……”的響聲,3分鐘不到,這個救生筏就像變魔術般地自動充氣成了一個救生浮臺。艇上幾十名“受傷”的戰(zhàn)士有直接跳上救生浮臺,也有利用海上救生網(wǎng)快速有序地從登陸艇下到海上救生浮臺上,落水的“傷員”也在戰(zhàn)友的幫助下攀登上救生浮臺。
9時15分,確認“戰(zhàn)損艇”的艇上人員全部轉移到救生浮臺之后,浮臺上的指揮長立即組織人員將落水的“傷員”打撈上救生浮臺,并通過傷員定位搜索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等待其他艦艇和海上保障救援船只。
9時20分,戰(zhàn)斗編隊的后續(xù)救護船聞訊趕至,向海上救生浮臺發(fā)射了救生索,并開始拖拉海上救生浮臺,而救生浮臺的人員也利用劃槳將浮臺滑向救護船的船舷一側并固定。只見船上迅速放下救生繩網(wǎng),海上救生浮臺上的遇險人員有條不紊地登上救護船,并分別后送到衛(wèi)生運輸船上進行救治。
9時40分,第二階段的海上打撈救護開始,這一階段重點演練的是??樟Ⅲw搜救。鑒于海上盲區(qū)大、搜尋難的特點,他們利用最先進的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展開海上搜尋作業(yè),并把研制革新的撈救網(wǎng)、直升機吊籃、海上拋射式救生浮索等海上打撈救護器材運用于整個??樟Ⅲw救撈過程中。
得到出擊的信號后,只見海上保障的打撈救護隊,迅速前出駛向海上求救的“傷員”。海中有“重傷員”的,救撈人員就跳下海中,用漂浮式擔架進行固定回拉;“輕傷員”的,則用打撈鉤、打撈繩和打撈網(wǎng)進行牽拉。與此同時,空中執(zhí)行機動救護任務的直升機在地面指揮員引導下,到達待搜救落水人員所在海域上空,機組人員放下吊籃,落水人員抓住吊籃并進入吊籃,直升機將吊籃緩緩吊起拉入機艙,機上救護人員對落水人員進行急救。
9時50分,部隊泛水編波,向灘頭沖鋒,戰(zhàn)斗中出現(xiàn)“傷員”和落水人員。救護人員乘沖鋒舟,利用漂浮式擔架、打撈繩、打撈鉤、打撈網(wǎng)將傷員打撈上沖鋒舟。
10時10分,在水際灘頭一線,伴隨保障隊建立了岸灘傷員集中點,并迅速開設了灘頭救護所,組織對“傷員”的火線搶救。
10時45分,直升機、救護艇、衛(wèi)生運輸船先后分批次將傷員全部快速后送到我后方碼頭進行救治。隨著3發(fā)綠色信號彈升空,演練結束。 攝影并撰文/駱紅軍 傅益江 特約記者 郭維虎




演練分為棄船逃生、海上打撈救護、水際灘頭救護3個階段進行。上午9時整,隨著3發(fā)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我一艘登陸艇遭“敵”炮火襲擊受損,并開始“下沉”,遭“襲”登陸艇的部分人員和“傷員”落水,除“戰(zhàn)損”登陸艇上的人員利用各種器材展開自救外,演練總指揮一聲令下,海上打撈救護隊迅速出動,展開了陸??樟Ⅲw大搜救行動。
9時10分,艇指揮員下達命令:“棄艇!”“戰(zhàn)損”登陸艇上的人員將一個救生筏拋入海中,只聽“哧哧哧……”的響聲,3分鐘不到,這個救生筏就像變魔術般地自動充氣成了一個救生浮臺。艇上幾十名“受傷”的戰(zhàn)士有直接跳上救生浮臺,也有利用海上救生網(wǎng)快速有序地從登陸艇下到海上救生浮臺上,落水的“傷員”也在戰(zhàn)友的幫助下攀登上救生浮臺。
9時15分,確認“戰(zhàn)損艇”的艇上人員全部轉移到救生浮臺之后,浮臺上的指揮長立即組織人員將落水的“傷員”打撈上救生浮臺,并通過傷員定位搜索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等待其他艦艇和海上保障救援船只。
9時20分,戰(zhàn)斗編隊的后續(xù)救護船聞訊趕至,向海上救生浮臺發(fā)射了救生索,并開始拖拉海上救生浮臺,而救生浮臺的人員也利用劃槳將浮臺滑向救護船的船舷一側并固定。只見船上迅速放下救生繩網(wǎng),海上救生浮臺上的遇險人員有條不紊地登上救護船,并分別后送到衛(wèi)生運輸船上進行救治。
9時40分,第二階段的海上打撈救護開始,這一階段重點演練的是??樟Ⅲw搜救。鑒于海上盲區(qū)大、搜尋難的特點,他們利用最先進的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展開海上搜尋作業(yè),并把研制革新的撈救網(wǎng)、直升機吊籃、海上拋射式救生浮索等海上打撈救護器材運用于整個??樟Ⅲw救撈過程中。
得到出擊的信號后,只見海上保障的打撈救護隊,迅速前出駛向海上求救的“傷員”。海中有“重傷員”的,救撈人員就跳下海中,用漂浮式擔架進行固定回拉;“輕傷員”的,則用打撈鉤、打撈繩和打撈網(wǎng)進行牽拉。與此同時,空中執(zhí)行機動救護任務的直升機在地面指揮員引導下,到達待搜救落水人員所在海域上空,機組人員放下吊籃,落水人員抓住吊籃并進入吊籃,直升機將吊籃緩緩吊起拉入機艙,機上救護人員對落水人員進行急救。
9時50分,部隊泛水編波,向灘頭沖鋒,戰(zhàn)斗中出現(xiàn)“傷員”和落水人員。救護人員乘沖鋒舟,利用漂浮式擔架、打撈繩、打撈鉤、打撈網(wǎng)將傷員打撈上沖鋒舟。
10時10分,在水際灘頭一線,伴隨保障隊建立了岸灘傷員集中點,并迅速開設了灘頭救護所,組織對“傷員”的火線搶救。
10時45分,直升機、救護艇、衛(wèi)生運輸船先后分批次將傷員全部快速后送到我后方碼頭進行救治。隨著3發(fā)綠色信號彈升空,演練結束。 攝影并撰文/駱紅軍 傅益江 特約記者 郭維虎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122毫米40管履帶式自行火箭炮群射擊[圖](1)[ 07-05 ]
下一篇:新場景:中國軍隊裝備新式單兵臥具[圖][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