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演習搞成演戲會導致國破家亡等后果[圖]
中國軍方報紙9日發(fā)表題為:“演習搞成演戲會導致國破家亡等后果”的文章稱:
作為軍事訓練的一種常見樣式,如果誰把演習說成演戲,則多半是批評演習搞得不逼真不認真。其實,演習、演戲都有一個“演”字,而“演”的本意即是指依照一定的程式練習,并無褒貶之分。也許,就是這個“依照一定的程式”,便容易使演習落入“演戲”的套路,也使演戲蒙受了誤解。

解放軍坦克部隊進行坦克訓練
本文要說的是,演戲其實也不是容易的事,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讓觀眾看著像真的一樣。歌劇《白毛女》剛上演時,臺下戰(zhàn)士要朝臺上的“黃世仁”開槍,這是戲劇的真實性使然。不管是舞臺上還是電影、電視劇里,演員或替身們?yōu)榱酥圃毂普嫘Ч?,也是真摔、真打、真吃苦,真下功夫,才能制作出令觀眾真正滿意的精品,可見對演戲也不能一概不屑或嘲諷。有些戲,或者說文藝作品,就對訓練演習有過很強的啟示意義。膾炙人口的《地雷戰(zhàn)》,當年是作為軍事戰(zhàn)例片拍攝的,抗日軍民研制的“子母雷”、“頭發(fā)絲雷”,對于我們今天創(chuàng)新戰(zhàn)法、革新器材也不無裨益;軍教片《單兵防御》的開頭就使用了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身背報話機、手握爆破筒躍入敵陣的鏡頭,作為單兵防御的范例。政治工作者把電影《沖出亞馬遜》當成革命英雄主義的形象化教材,軍事指揮員也可從中受到開展體能訓練和野外生存以及處突反恐訓練的感悟。至于電視連續(xù)劇《驅逐艦長》、《導彈旅長》等,則不僅讓我們看到軍隊武器裝備的現(xiàn)代化進程,也能強烈感受到時代進步和知識觀念更新的急迫。
筆者無意提倡把演習搞成演戲,只是說我們應該認真地從演戲也必須逼真中受到啟發(fā),促進演習訓練的“實戰(zhàn)化”。比如,演戲反對老套路、模式化,講究矛盾迭出和劇情起伏,演習也應該根據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的非接觸、非線性、非對稱等特點,善設險局、危局、僵局、殘局甚至敗局,逼迫指揮員在艱難險惡的態(tài)勢中尋求勝敵之策;演戲講究矛盾雙方旗鼓相當、龍爭虎斗,不允許出現(xiàn)武松虐貓之類的事件,演習也應該增強對抗性,培養(yǎng)過硬的“藍軍”部隊,營造敵強我弱的戰(zhàn)場態(tài)勢,逼迫“紅軍”官兵以劣勝優(yōu);演戲即使是對最普通的群眾演員也要求從表情動作到服飾都符合劇情,清兵不能穿現(xiàn)代裝,僧人不能穿解放鞋,否則就是穿幫,演習更應該把實彈、實投、實爆貫穿其中,引導官兵在仿真戰(zhàn)場上練技術、練戰(zhàn)術、練作風、練紀律,讓“紅”“藍”雙方在預定的有形戰(zhàn)場和無形戰(zhàn)場上斗志斗力、斗智斗勇,如此等等,當然還可以例舉出許多。
進一步從本質上說,檢驗演戲的裁判是觀眾,檢驗演習的效果則是實戰(zhàn)的勝負。戲演不好,結果至多是掌聲少一些,票房收入低一些。訓練和演習搞成了演戲,則會導致未來戰(zhàn)場上的人員傷亡、戰(zhàn)斗失敗,甚至國破家亡等后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演習是打仗,是不能做戲的,不能一遍一遍地重演試拍,所以務必不設預案,不定攻防,不搞擺練,從難從嚴,從細從實……如此,方有可能在新軍事變革的大舞臺上,演武習藝,演兵布陣,直至演繹出威武雄壯的時代活劇來。
作者 李乃潤
作為軍事訓練的一種常見樣式,如果誰把演習說成演戲,則多半是批評演習搞得不逼真不認真。其實,演習、演戲都有一個“演”字,而“演”的本意即是指依照一定的程式練習,并無褒貶之分。也許,就是這個“依照一定的程式”,便容易使演習落入“演戲”的套路,也使演戲蒙受了誤解。

解放軍坦克部隊進行坦克訓練
本文要說的是,演戲其實也不是容易的事,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讓觀眾看著像真的一樣。歌劇《白毛女》剛上演時,臺下戰(zhàn)士要朝臺上的“黃世仁”開槍,這是戲劇的真實性使然。不管是舞臺上還是電影、電視劇里,演員或替身們?yōu)榱酥圃毂普嫘Ч?,也是真摔、真打、真吃苦,真下功夫,才能制作出令觀眾真正滿意的精品,可見對演戲也不能一概不屑或嘲諷。有些戲,或者說文藝作品,就對訓練演習有過很強的啟示意義。膾炙人口的《地雷戰(zhàn)》,當年是作為軍事戰(zhàn)例片拍攝的,抗日軍民研制的“子母雷”、“頭發(fā)絲雷”,對于我們今天創(chuàng)新戰(zhàn)法、革新器材也不無裨益;軍教片《單兵防御》的開頭就使用了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身背報話機、手握爆破筒躍入敵陣的鏡頭,作為單兵防御的范例。政治工作者把電影《沖出亞馬遜》當成革命英雄主義的形象化教材,軍事指揮員也可從中受到開展體能訓練和野外生存以及處突反恐訓練的感悟。至于電視連續(xù)劇《驅逐艦長》、《導彈旅長》等,則不僅讓我們看到軍隊武器裝備的現(xiàn)代化進程,也能強烈感受到時代進步和知識觀念更新的急迫。
筆者無意提倡把演習搞成演戲,只是說我們應該認真地從演戲也必須逼真中受到啟發(fā),促進演習訓練的“實戰(zhàn)化”。比如,演戲反對老套路、模式化,講究矛盾迭出和劇情起伏,演習也應該根據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的非接觸、非線性、非對稱等特點,善設險局、危局、僵局、殘局甚至敗局,逼迫指揮員在艱難險惡的態(tài)勢中尋求勝敵之策;演戲講究矛盾雙方旗鼓相當、龍爭虎斗,不允許出現(xiàn)武松虐貓之類的事件,演習也應該增強對抗性,培養(yǎng)過硬的“藍軍”部隊,營造敵強我弱的戰(zhàn)場態(tài)勢,逼迫“紅軍”官兵以劣勝優(yōu);演戲即使是對最普通的群眾演員也要求從表情動作到服飾都符合劇情,清兵不能穿現(xiàn)代裝,僧人不能穿解放鞋,否則就是穿幫,演習更應該把實彈、實投、實爆貫穿其中,引導官兵在仿真戰(zhàn)場上練技術、練戰(zhàn)術、練作風、練紀律,讓“紅”“藍”雙方在預定的有形戰(zhàn)場和無形戰(zhàn)場上斗志斗力、斗智斗勇,如此等等,當然還可以例舉出許多。
進一步從本質上說,檢驗演戲的裁判是觀眾,檢驗演習的效果則是實戰(zhàn)的勝負。戲演不好,結果至多是掌聲少一些,票房收入低一些。訓練和演習搞成了演戲,則會導致未來戰(zhàn)場上的人員傷亡、戰(zhàn)斗失敗,甚至國破家亡等后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演習是打仗,是不能做戲的,不能一遍一遍地重演試拍,所以務必不設預案,不定攻防,不搞擺練,從難從嚴,從細從實……如此,方有可能在新軍事變革的大舞臺上,演武習藝,演兵布陣,直至演繹出威武雄壯的時代活劇來。
作者 李乃潤
分享到:
上一篇:濟南軍區(qū)高炮團研制出單兵防空導彈模擬訓練器[ 05-09 ]
下一篇:日方:下周中日就東海油氣田爭端舉行第5輪對話[ 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