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透露二炮某重大科研課題4年攻關屢試屢敗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于以成敗論英雄,但在科研攻關道路上則需要另一種詮釋。
記者在二炮裝備研究院采訪,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某室副主任姚婭媚帶領的一個科研小組,對一項重大科研課題在歷時4年的艱苦攻關中,屢試屢敗。這時,有了風言風雨:“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看到別人科研成果頻出,姚婭媚也有點頂不住了:“科研攻關走進了死胡同,還有搞下去的必要嗎?”
這時,研究院的領導來到她的實驗室,不但沒有責難她,反而和她一道查找失敗的原因,并做出一個令她意想不到的決定:把最好的實驗設備提供給她,并增加一名技術尖子加入到她的創(chuàng)新團隊。經過又一番攻關,姚婭媚終于完成了這一重大科研課題,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失敗和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領導顯然深諳這個道理。他們對科研人員的寬容、關懷和鼓勵,使科研人員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取得了事業(yè)成功、個人成才。正如該院慈林林院長所說,科研攻關只有允許失敗、善待失敗,才能不斷走向成功。
當然,作為科研單位的領導,希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這無可厚非。但是,凡事都要講究求真務實,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不能急功近利,竭澤而漁。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時,遍嘗百草,幾次險些被藥草毒死。愛迪生發(fā)明燈泡也是在失敗了上千次之后,才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因而,那種不允許科研攻關有失敗的要求,就違背了科研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就會挫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最終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善待失敗其實是對人才的愛護,善待失敗也是一種特殊的礪才方式?!痹撛旱淖龇ńo人們不少啟發(fā):如何面對失敗,是對科研人員的意志、能力的一種考驗;如何看待失敗,則是對領導干部是否愛才、容才的一種檢驗。一般來說,科研攻關中的失敗有兩種:一種失敗,是由于科研人員主觀上不努力、不嚴謹,缺乏科研能力造成的;另一種失敗,則是由于科研攻關本身難度太大,需要不斷嘗試,不斷總結造成的。這是科研探索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應區(qū)分對待。如果屬于前者,應當給予提醒批評,以吸取教訓。如果屬于后者,則另當別論,應給予理解和提供必要的幫助。
該院副總工程師肖龍旭,當他還是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時,就大膽提出一個提高某型裝備作戰(zhàn)效能的科研設想。這一設想正式立項后,在3年的科研攻關中,肖龍旭經歷了多次的失敗。然而,各級領導都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把科研項目堅持搞下去。最后,這一科研課題終于取得重大突破。如今,這項重大成果已廣泛應用于部隊,去年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肖龍旭也獲得“首屆全國十大發(fā)明家”和“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的榮譽稱號。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科研攻關的失敗,可能是下一次成功的前奏;一次科研實驗失敗,可能為下一次重大突破打下基礎??蒲袆?chuàng)新是一個在否定——肯定——否定中曲折前進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不確定而又極其艱辛的過程。要真正關心、愛護和尊重科研人員,就要在他們攻關失敗時多一些幫助、多一些關心、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責難。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科技干部的創(chuàng)造潛能和創(chuàng)新動力。
記者在二炮裝備研究院采訪,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某室副主任姚婭媚帶領的一個科研小組,對一項重大科研課題在歷時4年的艱苦攻關中,屢試屢敗。這時,有了風言風雨:“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看到別人科研成果頻出,姚婭媚也有點頂不住了:“科研攻關走進了死胡同,還有搞下去的必要嗎?”
這時,研究院的領導來到她的實驗室,不但沒有責難她,反而和她一道查找失敗的原因,并做出一個令她意想不到的決定:把最好的實驗設備提供給她,并增加一名技術尖子加入到她的創(chuàng)新團隊。經過又一番攻關,姚婭媚終于完成了這一重大科研課題,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失敗和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領導顯然深諳這個道理。他們對科研人員的寬容、關懷和鼓勵,使科研人員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取得了事業(yè)成功、個人成才。正如該院慈林林院長所說,科研攻關只有允許失敗、善待失敗,才能不斷走向成功。
當然,作為科研單位的領導,希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這無可厚非。但是,凡事都要講究求真務實,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不能急功近利,竭澤而漁。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時,遍嘗百草,幾次險些被藥草毒死。愛迪生發(fā)明燈泡也是在失敗了上千次之后,才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因而,那種不允許科研攻關有失敗的要求,就違背了科研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就會挫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最終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善待失敗其實是對人才的愛護,善待失敗也是一種特殊的礪才方式?!痹撛旱淖龇ńo人們不少啟發(fā):如何面對失敗,是對科研人員的意志、能力的一種考驗;如何看待失敗,則是對領導干部是否愛才、容才的一種檢驗。一般來說,科研攻關中的失敗有兩種:一種失敗,是由于科研人員主觀上不努力、不嚴謹,缺乏科研能力造成的;另一種失敗,則是由于科研攻關本身難度太大,需要不斷嘗試,不斷總結造成的。這是科研探索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應區(qū)分對待。如果屬于前者,應當給予提醒批評,以吸取教訓。如果屬于后者,則另當別論,應給予理解和提供必要的幫助。
該院副總工程師肖龍旭,當他還是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時,就大膽提出一個提高某型裝備作戰(zhàn)效能的科研設想。這一設想正式立項后,在3年的科研攻關中,肖龍旭經歷了多次的失敗。然而,各級領導都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把科研項目堅持搞下去。最后,這一科研課題終于取得重大突破。如今,這項重大成果已廣泛應用于部隊,去年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肖龍旭也獲得“首屆全國十大發(fā)明家”和“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的榮譽稱號。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科研攻關的失敗,可能是下一次成功的前奏;一次科研實驗失敗,可能為下一次重大突破打下基礎??蒲袆?chuàng)新是一個在否定——肯定——否定中曲折前進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不確定而又極其艱辛的過程。要真正關心、愛護和尊重科研人員,就要在他們攻關失敗時多一些幫助、多一些關心、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責難。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科技干部的創(chuàng)造潛能和創(chuàng)新動力。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激光測距機和雷達等裝備紛紛亮相軍演場[ 04-25 ]
下一篇:二炮“十大礪劍尖兵”中惟一的士兵導彈專家[ 04-25 ]